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坐落于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上的省躬草堂,是一个从名称和建筑外观上都难以判断其属性的机构。它的历史渊源于19世纪末广州城内的一场瘟疫,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广州到香港,它的故事主要是环绕着一位名为"广成子"的神仙如何与他的崇拜者互动而展开。在一百多年历史中的多数时间里,广成子的崇拜者们相信,"广祖师"和他们是在名为"省躬草堂"的物质、精神空间和结社团体中,透过扶鸾的方式召唤与感通彼此。扶鸾降乩作为草堂核心的活动,透过相关仪式的展演与传承机制,凝聚了一个信仰广成子灵力的群体。乩示的文书记录不但构成群体成员行事的正当性来源,也形塑了他们对草堂的认同与想象。然而,草堂组织从广州转移到香港的半世纪后,扶鸾活动逐渐减少,最终在1990年前后完全被取消了。本文试图探讨,一个曾经以扶鸾为核心活动的宗教传统与社团,为什么选择不再扶鸾?作为一个目标是永续生存与发展的宗教结社,当传统中的核心部分一旦被放弃后,它面临了哪些挑战?凭借着何种机制凝聚既有的社群并吸引新的成员?透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索,我们将会看到,在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之间,省躬草堂是如何有意识地定位自己,并选择了何种特定的发展策略以因应变动的世道。
推荐文章
香港大埔滘天然次生林鸟类群落结构变化
鸟类群落
外来种
树林
树林种类
泛生境种类
香港
香港大榄郊野公园的植物组成与植被数量分类
聚类
郊野公园
香港
排序
植物群落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创立与发展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高等教育
国际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鸾堂不再扶鸾——香港大埔省躬草堂的考察
来源期刊 宗教人类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省躬草堂 广成子 鸾堂扶鸾(飞鸾)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31
页数 24页 分类号 B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省躬草堂
广成子
鸾堂扶鸾(飞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宗教人类学
年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94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