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以歌德的自然观为切入点,回顾和梳理了西方思想史对“一”和“多”关系的发展探讨。该问题源自于古希腊,经过中世纪的发展,到近代斯宾诺莎形成了“泛神论”,这些对歌德时代德国观念论的内在性特征的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思想大背景之下,作为德国古典主义文化的杰出代表者,歌德对自然的认识角度和考察路向都呈现出与近代以技术操作为主要手段的科学方法和自然观迥然不同的特色,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了对“一”和“多”问题的理解。文章通过一定的原始文本依据阐发了这一特色。
推荐文章
一种重叠视域多摄像机环境下的运动目标匹配SHFSM算法
重叠视域
目标匹配
色度特征区间集合匹配
模糊匹配
电视主旋律晚会的多样化呈现与创新
电视
主旋律
晚会
多样化
创新
“一带一路”视域下三亚史前文化遗址的价值挖掘与探析
史前文化遗址
海洋文化
考古科技
古人类学
文化旅游
“一带一路”视域下徽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
徽文化
战略定位
传播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永恒的‘一’多样地呈现着自身”--歌德视域下的“一”与“多”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秩序 “一” “多” 泛神论 类型 变形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
页数 8页 分类号 I516.24
字数 103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勇立 复旦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 1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秩序
“一”
“多”
泛神论
类型
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9-3060
31-1777/C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63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9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