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五四时期的反宗教浪潮中,许地山不但肯定宗教的价值,而且试图为中国社会寻找合理的宗教信仰,然而他对中国现存的宗教都有所不满,他选择了“宗教沟通”,将信仰问题转化为道德,道德成为一种信仰,上升到形而上领域;许地山的道德信仰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在中国文化中建构超越性维度,二是改造社会;许地山对道德信仰的两种冀求表明他未能区分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他将宗教性道德实践化,反映出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他们忽视政治与经济领域内的革新,企图通过文化思想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许地山的宗教性道德缺乏有效的限制,不仅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而且会导致道德理想主义;我们应当借鉴许地山的宗教性道德信仰,以思考并应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体系解体后中国人价值领域的空缺,并反思道德理想主义的危害,以宗教性道德为范导,积极完善社会性道德以应对当下的道德危机.
推荐文章
论康德道德原则的实践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道德法则
实践
上帝
至善
自律
试论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的整合
道德知识
信仰
信仰引导
学校道德教育
审美、道德、信仰: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审美
道德伦理
信仰
全面发展的人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信仰
当代中国
包容
社会道德
持续发展
道德原则
精神活动
平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许地山至善的道德信仰研究
来源期刊 思想与文化 学科
关键词 许地山 宗教沟通 道德信仰 现代化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302
页数 18页 分类号
字数 15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小娟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许地山
宗教沟通
道德信仰
现代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与文化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