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迅是二十世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资源,当深入探究其内核时,我们可以发现,鲁迅形象在不同的话语模式中是不尽相同的.通过比较和解读不同现代文学史版本中的鲁迅形象,透过累积的意义空间,探寻潜藏的价值评判体系,期冀为今后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推荐文章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四部"外国文学史"教材比较研究
周作人
杨周翰
石璞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教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国后文学史教材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诠释
来源期刊 淮阴工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文学史教材 作品研究 鲁迅形象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语言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5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蕾 宁夏大学文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史教材
作品研究
鲁迅形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淮阴工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9-7961
32-1605/T
大16开
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