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获得本实验室3株(HuB-1、HeB10XS02、SD10LY0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了解其序列特征,首先测定了这3株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然后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均在60%以上,为IBDV超强毒株(vvIBDV).遗传进化分析表明,3株分离毒株的A节段均位于超强毒分支.IBDV的B节段分为明显的3个亚群,其中HuB-1、SD10LY01的B节段属于第Ⅲ亚群,HeB10XS02的B节段则属于第Ⅱ亚群.第工、Ⅱ、Ⅲ亚群之间在VP1蛋白上存在17个保守氨基酸差异位点,其中第145~147位氨基酸形成独特的“三联体”基序,不同亚群具有不同的基序.本研究结果为更好地了解vvIBDV基因组特征以及致病性分子基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 VP2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幼鸡
IBDV
超强毒株
VP2
克隆
序列分析
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超强毒致弱株GZ20 VP2 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超强毒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致弱毒株
VP2
克隆
序列分析
三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弱毒株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VP2基因
弱毒株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 全基因组克隆 序列分析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7-894
页数 8页 分类号 S852.65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永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5 52 4.0 7.0
2 王笑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65 361 12.0 16.0
3 高宏雷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9 190 8.0 13.0
4 高玉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0 203 7.0 13.0
5 孔宪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9 711 13.0 25.0
6 祁小乐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7 57 4.0 7.0
7 李凯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0 44 4.0 6.0
8 高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8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
全基因组克隆
序列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