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有旋特征线理论求解壁面压力分布可控的内收缩基准流场,再结合流线追踪,设计了五种不同位置的矩形捕获型线的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进气道捕获型线的不同径向与周向位置对进气道性能与飞行器前体纵、航向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产生了较大的力与力矩,对飞行器纵、航向操稳特性均有影响;捕获型线径向位置远离中心体时,有利于改善前体/进气道的纵、航向静稳定性;捕获型线沿周向位置变化时,对纵向静稳定性影响较小,捕获型线纵向面对称时,溢流口朝下,能显著提高有攻角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但会产生较大抬头力矩,航向静稳定性也变差。
推荐文章
三维进气道湍流流场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
进气道
激波
压力分布
进口水平投影可控的流线追踪内收缩进气道设计
高超声速
内收缩进气道
流线追踪
水平投影
反设计
硬质合金内冷钻头三维参数化建模研究
硬质合金内冷钻头
数学模型
参数化建模
二次开发
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参数重要性测度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二阶混合中心矩
前体/进气道
重要性测度
回归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设计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空气动力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 流线追踪 前体/进气道一体化 气动性能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 究 论 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53
页数 8页 分类号 V221.3
字数 54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38/kqdlxxb-2014.0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锦 4 35 2.0 4.0
2 罗金玲 7 50 3.0 7.0
3 戴梧叶 2 4 1.0 2.0
4 李超 2 3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
流线追踪
前体/进气道一体化
气动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双月刊
0258-1825
51-1192/TK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1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