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流化床上药包衣技术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方法:选择含药层药物浓度、隔离层增重、肠衣层增重为影响因素,以肠溶微丸耐酸力和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肠溶微丸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上药浓度19.16%,隔离层增重17.15%,肠衣层增重66.15%,优化处方实测值与预测值相近.结论:该处方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推荐文章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微丸
微丸压片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奥美拉唑
挤出-滚圆法
丙烯酸树脂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片
体外释放度
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咽喉反流性疾病
铝碳酸镁
埃索美拉唑镁
反流症状指数量表
反流体征指数量表
胃蛋白酶
不良反应
埃索美拉唑及其临床应用
埃索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制备
来源期刊 药学与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微丸 Box-Behnken 效应面法 处方优化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9|TQ460.6
字数 2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84 720 15.0 22.0
2 李明丽 3 14 2.0 3.0
3 阚淑玲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3 22 3.0 3.0
4 张文静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3 21 3.0 3.0
5 樊永庆 1 10 1.0 1.0
6 薛晓霞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微丸
Box-Behnken
效应面法
处方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与临床研究
双月刊
1673-7806
32-1773/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448号
80-17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3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9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