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航空工程进展       
摘要:
为了在更高的风速下实现圆锥前体分离涡的控制,了解AC-DBD和NS-DBD激励器的激励特性,应用交流(AC)放电和纳秒脉冲(NS)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20°顶角的圆锥-圆柱组合体圆锥段前体非对称流场进行主动流动控制实验。实验在低速开口风洞中进行,迎角45°,风速5~22 m/s ,流动控制方式为等离子激励器关闭、左舷或右舷等离子体激励器开启三种模式。结果表明:风速5 m/s时,通过AC-DBD的左、右舷激励可控制圆锥前体的非对称流场实现镜像对称,NS-DBD则无明显作用效果;随着风速的提高,AC-DBD对非对称载荷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小,与此同时NS-DBD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加;风速22 m/s时,NS-DBD可实现圆锥前体非对称流场的镜像对称控制,而AC-DBD则无明显作用效果;相对于AC-DBD等离子体激励,NS-DBD对于更高速度下的分离涡流场控制是有效的。
推荐文章
EAST等离子体放电涡流计算
EAST
感应涡流
等离子体
图像处理
真空室
纳秒等离子体激励控制翼型流动分离机理研究
等离子体
纳秒介质阻挡放电
流动分离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翼型分离流动的等离子体控制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等离子体激励
流动控制
三角区模型
用户自定义函数
流动分离
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数值模拟
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
唯象模型
数值模拟
流动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C和 NS 等离子体激励对细长前体分离涡流场的控制
来源期刊 航空工程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等离子体控制 细长前体 纳秒脉冲激励器 交流高压激励器 大迎角 主动流动控制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1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华星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43 198 8.0 11.0
2 孟宣市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20 101 5.0 8.0
3 龙玥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离子体控制
细长前体
纳秒脉冲激励器
交流高压激励器
大迎角
主动流动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工程进展
双月刊
1674-8190
61-1479/V
大16开
201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