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提出准动态驱替的概念以描述岩石内驱替速度介于准静态和动态之间的驱替过程.准动态模型在不同的尺度区别对待黏性力:将表征单元体(REV)尺度的驱替视为动态,而将孔隙尺度的驱替视为准静态.在REV尺度上,提出双重网络简化计算黏性力和毛管力的综合作用;在孔隙尺度上,运用概率方法描述界面在不同孔隙内的运动几率,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与现有的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基于特定岩石微CT扫描图像建立等价孔隙网络,计算分析了岩样内驱替速度、孔隙半径分布和孔隙角落形状对水驱油过程的影响.本文计算模型有利于认识岩石内水油两相驱替的动态全过程.
推荐文章
一种模型模拟结果的统计检验方法
生态学模型
模拟精度
统计学检验
一种分析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
碳酸盐岩
孔隙
图像
数字化
数据采集
分析
方法
用热采模型模拟煤层气开采过程
热采模型
煤层气
模拟
吸附
传输
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提取运动模糊区域的新方法
局部运动模糊
频谱
径向基神经网络
模糊区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孔隙网络模型模拟岩样中驱替过程的一种新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学科
关键词 准动态模型 孔隙网络 CT扫描 残余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64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SSPMA2013-00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25 3185 28.0 48.0
2 林缅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7 290 9.0 16.0
3 张召彬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5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动态模型
孔隙网络
CT扫描
残余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月刊
1674-7275
11-5848/N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75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