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准确预测航空拖曳诱饵系统能否干扰成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应用集中质量法,将柔性拖曳缆绳离散为一系列由阻尼弹簧连接的节点,建立了缆绳的动态模型;对诱饵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诱饵的六自由度模型;提出了缆绳与诱饵的耦合条件,使模型更加精确.分别对诱饵释放过程中,以及释放完成后载机机动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并分析了缆绳的形状、张力和诱饵的姿态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避免出现“鱼钩”现象,应尽可能减小释放诱饵的初速度与载机空速的夹角;应按梯形速度释放诱饵,以使缆绳中拉力的最大值较小.释放完成后,应控制载机最大飞行速度,以避免缆绳进入载机的高温尾喷流区;载机作盘旋时,缆绳在载机的圆形轨迹之外,且载机飞行速率一定时,角速度越大,缆绳向外趋势越大,越有利于避开载机的尾喷流区.
推荐文章
反机载拖曳式诱饵干扰的作战研究
机载拖曳式诱饵
击毁概率
圆锥模糊区
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作战效能研究
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
两点源干扰
三角态势
脱靶距离
战术措施
一种新型拖曳式诱饵技术研究
角度欺骗
拖曳式诱饵
速度拖引
速度拖引诱饵
辅助天线对抗拖曳式雷达诱饵方法
极化正交
拖曳式雷达诱饵
辅助天线
对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航空拖曳诱饵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航空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拖曳式诱饵 拖曳缆绳 集中质量法 耦合条件 动态模型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固体力学与飞行器总体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7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V212.1|TP602+.2
字数 57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7/S1000-6893.2013.03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东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66 359 11.0 15.0
2 林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1 2.0 3.0
3 刘亚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拖曳式诱饵
拖曳缆绳
集中质量法
耦合条件
动态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学报
月刊
1000-6893
11-1929/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82-148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92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