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的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广泛分布在内陆及沿海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因素,形成了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特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秧歌,也会因地域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秧歌的表现风格大相径庭。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其舞姿动律、风格特点也经过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推荐文章
胶州秧歌与赣南采茶的“三道弯”
胶州秧歌
赣南采茶
三道弯
地方文化
文化特色
繁峙大秧歌的演变研究
繁峙大秧歌
风池秧歌
胡闹三官
武乡秧歌的起源与发展
武乡秧歌
起源
发展
美学视角下进行声乐教学的途径分析
美学视角
声乐教学
教学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学视角下的胶州秧歌
来源期刊 戏剧丛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胶州秧歌 美学视角 汉族人口 民间舞蹈 表现风格 否定之否定 艺术形式 审美活动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J722.2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晶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13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胶州秧歌
美学视角
汉族人口
民间舞蹈
表现风格
否定之否定
艺术形式
审美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丛刊
双月刊
1000-7288
37-1022/J
济南市山大北路2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61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