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实际应用出发,在0°入射的条件下,在ZnS基底上针对0.8~1.7μm和3.7~4.8μm两个红外波段,设计并制备了双波段红外增透膜。论述了材料选择、膜系设计和制备方法,最终使用等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在ZnS窗口上制备出双波段红外增透膜,透过率及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0.8~1.7μm波段双面平均透过率大于95%,在3.7~4.8μm波段双面平均透过率大于96%。膜层结合牢固并有良好的耐摩擦性能。
推荐文章
0.6~1.55μm可见/近红外超宽带增透膜的研制
光学薄膜
宽带增透膜
电子束蒸发
离子束辅助沉积
6.4~15μm宽带增透膜的设计与制作
光学薄膜
红外增透膜
Ge透镜
引入表面微结构的3.7~4.8μm红外折衍混合物镜设计
折衍混合
物镜
衍射微结构
光学设计
薄膜
高性能17μm非制冷氧化钒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制
非制冷
红外焦平面
氧化钒
读出电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氧化物的0.8~1.7μm 和3.7~4.8μm硬质宽带红外增透膜研制
来源期刊 中国光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外增透膜 硫化锌 等离子辅助 双波段增透膜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光学设计与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6-8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84|TN304
字数 33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O.20140705.08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彤彤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3 5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增透膜
硫化锌
等离子辅助
双波段增透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光学
双月刊
2095-1531
22-1400/O4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4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