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的ORF007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ISKN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CPE法对连续10倍稀释的ISKNV培养液的滴度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测定的病毒拷贝数与CPE法测定的病毒滴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1.076x+0.545(R2=0.998 6),其中y为基因组拷贝数浓度的对数,x为病毒滴度TCID50的对数.研究表明,荧光定量PCR法可替代CPE法应用于ISKNV疫苗抗原的定量,大大缩短了疫苗制备的时间,为疫苗生产提供了方便.
推荐文章
TaqMan-LNA探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TaqMan-LNA探针
荧光定量PCR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纯化和酶切分析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纯化
酶切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SYBR Green Ⅰ
鳜亲环蛋白A在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增殖中的作用
亲环蛋白A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环孢素A
基因克隆
病毒增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荧光定量PCR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滴度检测方法
来源期刊 水产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疫苗 滴度 定量PCR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3-1578
页数 分类号 S9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31.2014.492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疫苗
滴度
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报
月刊
1000-0615
31-1283/S
大16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4-2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