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有效减少冲击载荷对船舶、航天等工程领域高精仪器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气动肌肉的变刚度隔冲系统.首先建立了气动肌肉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隔冲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搭建了隔冲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并联气动肌肉的变刚度隔冲系统能够有效减小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加速度传递率,为该隔冲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文章
基于气动肌肉并联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研究
气动肌肉
隔振
PID控制
主动控制
一种基于MATLAB的气动特性工程估算方法
气动工程估算
MATLAB
样条函数
气动人工肌肉的动态驱动特性研究
气动人工肌肉
动态收缩量
驱动特性
理论模型
一种变形翼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可变形翼
气动特性
变展长
变后掠
变翼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并联气动肌肉的隔冲系统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液压与气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动肌肉 并联机构 冲击隔离 变刚度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 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H138
字数 20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2/j.issn.1000-4858.2014.10.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延斌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8 317 11.0 15.0
2 底复龑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 24 2.0 4.0
3 李志松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 16 2.0 4.0
4 尹晨旭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动肌肉
并联机构
冲击隔离
变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压与气动
月刊
1000-4858
11-2059/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
2-8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75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0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