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在FTO/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多孔 BiFeO3薄膜并对薄膜的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50 ~600℃退火的薄膜,均呈高度(100)择优取向;所有薄膜均为多孔薄膜,450℃、500℃、550℃和600℃退火的薄膜的孔径大小分别为2 μm,2μm,6 μm和lμm.孔隙的出现与加入乙醇胺的量直接相关,同时能够增强对光的吸收.450℃、500℃、550℃和600℃退火的薄膜的光学带隙分别为2.31 eV,2.50 eV,2.51 eV,和2.62 eV,所有光学带隙显著低于通常报道的结果.450℃与500℃退火的BiFeO3薄膜具有较强的光电导效应,而600℃退火的BiFeO3薄膜具有较强的体光伏效应.BiFeO3薄膜中的体光伏效应来自铁电极化产生的内建电场.
推荐文章
退火温度对BiFeO3薄膜微结构与电特性的影响
BiFeO3薄膜
退火温度
微结构
极化
漏电流
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3粉体及其表征
BiFeO3
溶胶-凝胶
多铁材料
煅烧温度
保温时间
BiFeO3粉体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共沉淀-水热法
BiFeO3
磁学性能
BiFeO3高压拉曼光谱研究
BiFeO3
高压
拉曼光谱
相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孔BiFeO3薄膜的光伏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BiFeO3 多孔薄膜 光伏效应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8-27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
字数 31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水金 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稀有金属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515 2974 26.0 36.0
2 刘兴云 湖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36 69 4.0 6.0
3 刘红日 湖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33 174 8.0 12.0
4 王成艳 湖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13 11 2.0 3.0
5 鲁池梅 湖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23 75 5.0 7.0
6 周勇 湖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胶-凝胶法
BiFeO3
多孔薄膜
光伏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