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 WD 评分标准诊断系统在轻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本医院门诊纳入21例年龄3~10.8岁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男11例,女10例),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肝脏疾病患儿21例,两组均无临床症状,仅有肝功能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所有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所有诊断均通过基因诊断确诊。结果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表明,在20mg/L 的临界值时,铜蓝蛋白的敏感度93.4%,95% CI :81.2%~98.8%,特异度81.8%,95% CI :71.6%~93.6%;尿铜的最佳诊断临界值是40μg/L/24h 时,敏感度75.9%,95% CI :61.7%~92.4%;特异度89.9%,95% CI :73.7%~96.6%。 WD 评分标准诊断系统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高达93.0%和91.6%。青霉胺负荷试验在肝豆状核变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ROC 曲线分析其敏感度10%。结论WD 评分标准诊断系统在轻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仍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而青霉胺负荷试验在这部分患儿中诊断意义有限。
推荐文章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67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诊断
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的循证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循证医学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K-F环
铜蓝蛋白
误诊
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肝豆状核变性
存在问题
简易手册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轻型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的再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早期诊断 尿铜 铜蓝蛋白
年,卷(期) 2014,(z2)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 11 41 3.0 6.0
2 王廉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 10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
早期诊断
尿铜
铜蓝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