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硅-银为例建立理论模型,计算产生共振时电池内的电场分布,推导载流子产生率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结合稳态输运方程求解光生电流,分析等离子共振引起的增强电场对电池各区域电流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无粒子添加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共振条件下发射极载流子浓度增加、短路电流增大.而总体电流密度提高是银纳米粒子附近光子吸收增强载流子产生率增大的结果.
推荐文章
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温度和光强特性
太阳电池
温度特性
光强特性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氮化硅表面钝化研究
太阳电池
表面钝化
SiNx:H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晶体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的研究
太阳电池
PECVD
减反射
氮化硅薄膜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单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工艺
单晶硅
表面织构化
正交实验
各向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离子共振增强单晶硅太阳电池吸收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等离子共振 增强电场 载流子产生率 短路电流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24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914.4
字数 36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宣益民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86 2941 28.0 46.0
2 史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16 13 3.0 3.0
3 朱馨怡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离子共振
增强电场
载流子产生率
短路电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