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主要探讨辣椒碱立方液晶纳米粒的体外透皮吸收性能,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体外透皮实验技术,对辣椒碱立方液晶纳米粒及其软膏剂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立方液晶纳米粒制剂相对于辣椒碱软膏剂而言,无促进药物渗透作用.但立方液晶纳米粒制剂中的辣椒碱在角质层、表皮层与真皮层中的滞留量明显高于软膏剂(P<0.01),立方液晶纳米粒作为皮肤局部给药的载体可提高作用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皮肤靶向性好.
推荐文章
替米考星Eudragit L100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替米考星
纳米粒
Eudragit L100
包封率
盐酸小檗碱明胶纳米粒的制备
盐酸小檗碱
明胶
纳米粒
反式白藜芦醇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白藜芦醇
纳米粒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工艺优化
体外评价
阿柔比星A PELGE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PELGE纳米粒
阿柔比星A
药物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辣椒碱立方液晶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立方液晶纳米粒 辣椒碱 透皮扩散 皮肤靶向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与炮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4-647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4268/cjcmm201404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传斌 中山大学药学院 83 525 13.0 20.0
2 周艳芳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33 156 7.0 11.0
3 彭新生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39 188 8.0 11.0
4 韩珂 8 16 3.0 4.0
5 覃玲珍 中山大学药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立方液晶纳米粒
辣椒碱
透皮扩散
皮肤靶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