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传承       
摘要:
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分离,其基本主张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主体性的非理性主义及“向统一的整体开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哲学范式的转换,但也存在未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分离、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后现代缺陷。
推荐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威信的树立
修养
信念
立场
权威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浅议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化水平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实践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后现代向度分析
来源期刊 传承 学科
关键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后现代主义 主体性 缺陷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志成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 6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后现代主义
主体性
缺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承
月刊
1673-9086
45-1357/D
大16开
199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