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熟悉傅中望作品的人,会有一种直观感受,他仿佛永远在一个广袤的空间里叙事,他的视觉表达的动态、多面和多样让人们很难按照某种风格和流派对其归类。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傅中望其实有着明晰的行为轨迹和创作主线,那就是对当代艺术与社会的真诚思考,以及对生命、生存的敏感把握。
推荐文章
走进公共艺术的环境陶艺
公共艺术
现代陶艺
环境陶艺
创作
空间
探析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的特点
地铁
公共艺术墙材料
语言艺术
审美益智创造塑形--公共舞蹈艺术的教育价值探析
公共舞蹈艺术
教育价值
审美
创造
论艺术创造及审美与艺术教育之关系
艺术创造
艺术审美
艺术教育
艺术家
艺术审美群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共艺术是创造而非迎合
来源期刊 大武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视觉表达 行为轨迹 当代艺术 空间
年,卷(期) 2014,(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1
页数 2页 分类号 TU98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共艺术
视觉表达
行为轨迹
当代艺术
空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武汉
双月刊
1673-9930
42-1766/G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岳家嘴菩提今商务
38-96
出版文献量(篇)
832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