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 ITO 玻璃基片上制备铁酸铋 BiFeO3薄膜。薄膜呈纯钙钛矿结构,无杂相生成。此外,薄膜表面光滑致密、没有微裂痕。薄膜得到的晶粒尺寸较小,约为45 nm。在550℃1 h 退火的薄膜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在1 kHz 频率下测得的相对介电常数、损耗因子分别约为198、3%;此外,在760 kV /cm 电场驱动下,薄膜得到的剩余极化(2Pr )约为25μC /cm2,矫顽电场(2Ec )约为650 kV /cm。BFO 薄膜在550℃退后,通过吸收光谱分析得到 BFO 薄膜的光学带隙为2.7 eV。这些结果表明,退火温度550℃制备的 BiFeO3固溶体薄膜具有较好的性能,有望成为光电器件的候选材料。
推荐文章
BiFeO3粉体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共沉淀-水热法
BiFeO3
磁学性能
退火温度对BiFeO3薄膜微结构与电特性的影响
BiFeO3薄膜
退火温度
微结构
极化
漏电流
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自取向BiFeO3多铁薄膜
多铁材料
BiFeO3薄膜
化学溶液沉积法
磁电效应
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3薄膜的结构及物性研究
铁酸铋薄膜
溶胶-凝胶法
铁电性能
漏电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 BiFeO3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化学溶液沉积法 BiFeO3 相对介电常数 损耗因子 光学带隙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
字数 27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j.cnki.acta.snus.2015.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如麒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 19 58 3.0 7.0
2 徐初东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22 35 3.0 4.0
3 朱贵文 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物理与电子学教研室 10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溶液沉积法
BiFeO3
相对介电常数
损耗因子
光学带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