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失范理论认为,不同阶层和不同地位的人获取财富的合法手段也是不同的,当个人因谋求成功的合法手段受到阻碍而产生挫折时,就会利用非法的手段追求成功.融资类犯罪在中小民营企业家群体中频发,制度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融资制度的不合理致使民营企业及无法充分利用合法的融资手段,进而采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手段追求发财致富的目标;另一方面,司法过度干预致使民间借贷这一融资手段被认定为"非法",导致许多从民间借贷的民营企业家背负融资类犯罪罪名.因此,一方面,应当反思当前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可行的融资机会;另一方面,还要在满足民间融资需求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之间达成平衡.
推荐文章
福建中小民营企业运用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机遇研究
互联网金融
融资
中小民营企业
福建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
融资困境
成因
对策
2012民营企业家表情
民营企业
企业家
企业发展
市场竞争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小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的制度原因探析——以"失范理论"为视角
来源期刊 刑法论丛 学科
关键词 失范理论 融资类犯罪 制度歧视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犯罪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530
页数 21页 分类号
字数 138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超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8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18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失范理论
融资类犯罪
制度歧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刑法论丛
季刊
978-7-5118-6933-3
大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北大街19号北师大后主楼1814室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5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