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过渡流域飞行时绕流流场具有连续流与稀薄流并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流场自适应界面推进的多尺度重叠网格方法。用两套独立生成不同尺度的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覆盖整个流场。根据连续/稀薄流界面失效函数的截止值在结构网格内进行自适应“挖洞”。在挖洞后的稀薄流区利用非结构网格 DSMC 方法进行计算;在连续流区的结构网格内采用基于 N-S 方程的 CFD 算法。两种算法进行耦合计算和求解,在连续/稀薄流分界面进行流场信息的插值、交换和处理。根据流场实时耦合计算结果,利用界面失效函数自适应改变两套网格的重叠部分。最后,通过对超声速圆柱和高超声速带扩张角圆管绕流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
高超声速武器攻防对抗分析
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武器
地空导弹
攻防对抗
蒙特卡洛
高超声速磁流体数值模拟研究
高超声速
磁流体力学
FLUENT
阻力系数
高超声速气动力及激波位置快速计算方法研究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力计算
激波位置
粘性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超声速连续/稀薄流自适应界面推进重叠网格方法及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空气动力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连续/稀薄气流 自适应界面推进 重叠网格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 究 简 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3-571
页数 9页 分类号 V211.3
字数 80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38/kqdlxxb-2014.0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德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2 65 5.0 5.0
2 谭俊杰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84 463 12.0 15.0
3 黄飞 28 87 5.0 7.0
4 许啸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超声速
连续/稀薄气流
自适应界面推进
重叠网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双月刊
0258-1825
51-1192/TK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1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