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利用溶胶凝胶法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不同浓度Co掺杂的BiFe1-x Cox O3( x=0.00、0.05、0.1、0.15)薄膜样品。研究了Co的掺杂对BiFeO 3薄膜的结构、形貌、漏电流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X-射线衍射( XRD)结果显示,未掺的和Co掺杂浓度为5%的BiFeO 3样品为菱方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群。而当Co掺杂浓度为10%和15%时,样品变为四方结构。原子力显微镜( AFM)结果表明,随着Co掺杂浓度的升高,铁酸铋薄膜变得越致密,且尺寸越小。漏电流和介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元素掺杂浓度的增加,产物的介电损耗有所增加,但其漏电流性能有所下降。当Co的掺杂浓度分别为10%和15%时,薄膜的漏电流很小。
推荐文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3薄膜的结构及物性研究
铁酸铋薄膜
溶胶-凝胶法
铁电性能
漏电流
La掺杂BiFeO3薄膜的铁电性能分析
Bi1-xLaxFeO3±δ薄膜
La掺杂
铁电性能
频率
BiFeO3薄膜的制备及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BiFeO3薄膜
进展
制备
掺杂改性
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3多铁性薄膜及其电磁性能研究
铁酸铋薄膜
溶胶-凝胶
铁电性
铁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 掺杂 BiFeO3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铁酸铋 Co掺杂 溶胶-凝胶法 介电 漏电流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41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言飞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3 313 10.0 15.0
2 李锦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68 6.0 7.0
3 关晓英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 2 1.0 1.0
4 乔忠旺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 4 2.0 2.0
5 马志深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 4 2.0 2.0
6 闫灯周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酸铋
Co掺杂
溶胶-凝胶法
介电
漏电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半年刊
1008-9659
65-1183/N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
58-15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6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