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克隆白绒乌鸡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 associa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MITF)基因序列,研究MITF 基因在白绒乌鸡各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对白绒乌鸡体内黑色素沉积的影响,为深入研究乌鸡体内黑色素沉积的内在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150日龄健康的白绒乌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并引物和巢式PCR方法从白绒乌鸡皮肤组织中克隆 MITF基因cDNA序列,通过DNAStar、Clustal X、BioEdit和MEGA4.0等软件对获得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白绒乌鸡各组织 MITF 基因的表达特性和黑色素的沉积规律,并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白绒乌鸡各组织 MITF基因表达量与黑色素沉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测序和拼接,最终获得了长度为1 431 bp的白绒乌鸡 MITF基因的cDNA序列 (登录号: KC879241),该序列包含1个完整的CDS区(25—1 431 bp),编码46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2.42 kD,等电点为6.47;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1个保守的基础-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HLH-zip)结构.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区氨基酸序列与原鸡的同源性高达100%;与其他鸟类同源性达98%以上,与哺乳动物同源性为90%左右;氨基酸系统进化树显示,白绒乌鸡MITF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猪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远.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 MITF 基因表达量在白绒乌鸡各组织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以皮肤表达量最高,大约为肾的2.9倍、肌胃的4.4倍、肝的11.4倍、肌肉的86.2倍;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织黑色素的沉积规律与各组织 MITF 基因的表达规律大体相似,总体趋势表现为皮肤>肾>肌胃>肝>肌肉.相关分析表明,白绒乌鸡组织中 MITF基因的表达量与黑色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ITF 基因在动物进化中高度保守,该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对白绒乌鸡体内黑色素沉积起正向调控作用,其高表达可能有助于乌鸡体内黑色素的形成.
推荐文章
莆田黑鸭MITF基因表达特性及其与黑色素沉积的关联分析
莆田黑鸭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基因(MITF)
真黑色素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连城白鸭MITF基因的cDNA克隆、组织表达与分析
连城白鸭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金边鲤皮肤黑色素合成及转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金边鲤
黑色素
差异表达基因
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
心肌肾上腺素通路
色素沉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绒乌鸡MITF基因的cDNA克隆、表达及其对黑色素沉积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白绒乌鸡 黑色素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克隆 基因表达
年,卷(期) 2015,(18) 所属期刊栏目 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1-37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8.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勤楼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99 869 17.0 24.0
2 朱志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80 366 9.0 13.0
3 郑嫩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85 403 10.0 13.0
4 缪中纬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79 362 9.0 13.0
5 辛清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48 193 7.0 11.0
6 李丽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5 96 6.0 9.0
7 刘凤辉 2 1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9)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绒乌鸡
黑色素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克隆
基因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