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篆刻是发生在印面上的艺术,印章形式是篆刻艺术的载体,同时又是其限制,人印文字要依靠印面这个舞台来展示,通过以刀刻石的手段来展示篆刻之美.人印文字要作适合方寸印面的变化调整,使之变为印面的"适合纹样",笔者曾撰文称之为"印化".然而印化手段需要入印篆书屈曲回绕、错落移位、"或颇省改",对入印篆书进行适应印面的改造时,将会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破坏篆法的纯洁性,有时会悖谬"六书".这种现象从古代印章制作一直到明清以来的篆刻创作中都普遍存在,对一些篆法细节上悖谬"六书"之处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推荐文章
印楝在干热河谷的适应性
植物学
印楝
干热河谷
生长
光合生理
基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的水披覆转印法装饰
聚乙烯木塑复合材
水披覆转印
表面张力
附着力
装饰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为适应方化印面而讹变的篆法
来源期刊 中国书画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印面 篆法 篆刻艺术 适合纹样 讹变 丁敬 徐三庚 叶潞渊 篆刻作品 方去疾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
页数 1页 分类号 J29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印面
篆法
篆刻艺术
适合纹样
讹变
丁敬
徐三庚
叶潞渊
篆刻作品
方去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书画
月刊
1672-2329
11-5021/J
8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13号楼B座3层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