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道德经》有这样一句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张奠宙教授认为该名言与数学归纳法的关系非常贴切,一生二,二生三,相当于数学归纳法中n=1,2时,命题成立的要求,而三生万物的关键是必须要每个与n有关的命题都能“生”出与n+1有关的命题,这是数学归纳法中“无限递推”的精髓”[1].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特殊的证明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问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关键是P(k+1)命题成立的推导过程,此步证明要具有目标意识,要善于观察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变化的,与最终要达到的解题目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确定或调整解题方向,逐步缩小差异,最终实现证明的目标.以下主要介绍数学归纳法在解题中的五方面运用,旨在相互交流学习.
推荐文章
数学归纳法综述
归纳法
归纳法种
类归纳法历史
数学归纳法的几个推广
数学归纳法
推广
整数集
归纳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原理分析
数学归纳法
逻辑原理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学归纳法在解题中的巧妙运用
来源期刊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数学归纳法 解题目标 证明方法 三生万物 《道德经》 推导过程 数学问题 目标意识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F0003-F0004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伟朝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76 29 3.0 3.0
2 叶景辉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学归纳法
解题目标
证明方法
三生万物
《道德经》
推导过程
数学问题
目标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月刊
1671-4164
44-1140/O1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
46-82
出版文献量(篇)
443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