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速运动时的机车与接触网间的动态参数配合是保证机车高速受流质量的关键技术。文章基于MSC. Marc 软件建立起受电弓与接触网间动态受流仿真模型并在受电弓的归算质量、接触网跨间距、接触线张驰力和接触网的承力索的斜坡度等不同因素下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弓网之间的瞬态接触张压力及其变化实质,是受流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通过仿真提出接触网高精度施工,接触线的低斜坡率,减少受电弓的归算质量都是受流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这些参数的提出对高速铁路电气化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新的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防融冰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
在线防冰
降压融冰
SVG
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选型和基础研究
高速铁路
接触网
支柱选型
基础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的探讨与研究
悬挂装置
安全检测
微处理器
刍议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雷电防护措施
高速铁路
牵引供电接触网
雷电防护
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铁路接触网受流质量的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高速铁路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动态参数 接触网 仿真 有限元模型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25.3
字数 26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建平 27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参数
接触网
仿真
有限元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速铁路技术
双月刊
1674-8247
51-173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62-124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