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鉴于当前接受者对图像文化的推崇,以语言蕴藉形态存在的文学理论课教学不应该把理论深度视为唯一的思维导向,更多地应该培养大学生的文学作品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利用影视逼真的画面,对生活原貌完整还原的特点,使其直观、感性地欣赏"转述"之后文学文本中内在的画面感和意义.
推荐文章
以“文学性”为中心:文学理论教学的结构重建
文学理论教学
“文学性”
结构重建
阅读
批评
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审美体验法的运用
文学理论教学
审美体验法
运用
文学理论课程的自动组卷系统设计
自动组卷
数据库
ADO
Delphi7
0
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方向学位论文选题中的应用研究
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
本科论文选题
历史语境
本土意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信息时代文学理论课中文学作品数字化的意义
来源期刊 内蒙古电大学刊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文学理论课 文学作品 影视手段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2.2
字数 2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62/j.issn.1672-3473.2015.06.0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理论课
文学作品
影视手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电大学刊
双月刊
1672-3473
15-1141/N
16开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华东街34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0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8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