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分离出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强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O157-Z.通过透射电镜、基因组酶切以及最佳感染复数、裂解曲线和酸碱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发现:噬菌体PO157-Z头部呈正六面体的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70 nm,尾部较短,长和宽均约10 nm.EcoR Ⅰ酶切表明,其核酸类型为dsDNA.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其对酸碱耐受性较好,且耐受范围较宽.此外,对宿主菌的裂解曲线进一步表明,其对大肠杆菌O157具有高效快速的裂解作用.因此,PO157-Z作为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强裂解性噬菌体,属dsDNA短尾科噬菌体,其对宿主菌的高效裂解性以及强酸碱耐受性等特点,为污水处理系统中大肠杆菌O157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噬菌体
最佳感染复数
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噬菌体
宽噬菌谱
分离
生物学特性
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免疫磁珠法分离大肠杆菌O157∶H7及毒力基因的PCR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
免疫磁珠
PCR
检出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污水处理系统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噬菌体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防治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519
页数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5.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新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6 220 9.0 14.0
2 刘红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7 1085 11.0 17.0
3 李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9 2733 24.0 47.0
4 易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4 175 6.0 13.0
5 黄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 5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噬菌体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