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轮廓特征识别中,形状角理论已经被证明为一种有效方法.形状角的计算精度和时间开销取决于轮廓上各离散点处切线方向的计算效率.现有基于Vialard算法的切线方向计算方法在处理矩形轮廓时步骤烦琐且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使用形状角识别矩形时效率不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拟合的离散点切线方向计算方法.方法 首先对离散点进行极坐标转化,然后使用傅里叶级数拟合整个轮廓,最后再对拟合之后的曲线求导,从而计算出轮廓上各点的切线方向.结果 在本文所给出的实例中,本文方法计算平均耗时为1.5775 s,传统方法平均耗时为156.155 s,且计算结果更加精确.结论 本文方法可以避免Vi-alard算法及其衍生方法在处理矩形轮廓时产生的过度迭代的问题,时间复杂度降低两个数量级,结果更加准确.最后,将所提的改进形状角计算方法应用矩形轮廓识别中,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推荐文章
支持向量机及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支持向量机
统计学习
目标识别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在水声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水声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
声信号
图像信号
基于改进FCM的水下目标识别设计
模糊C-均值聚类
特征加权
RBF神经网络
监督学习
自组织
奇异值特征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奇异值特征
相似性度量
识别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形状角计算改进及其在矩形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矩形目标识别 形状角 切线 傅里叶拟合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图像分析和识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9-79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274+.51
字数 31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4/jig.201506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辉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95 836 16.0 23.0
2 白金平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12 53 4.0 6.0
3 方黎勇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6 35 3.0 5.0
4 孟伟荣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矩形目标识别
形状角
切线
傅里叶拟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月刊
1006-8961
11-3758/TB
大16开
北京9718信箱
82-831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06
总下载数(次)
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