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低置线路的动力特性,依托株洲车辆厂的试验线开展现场试验,目的是测试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基床动应力分布和轨道梁的动力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当列车达到试验最高速度80 km/ h时,基床动应力约为静止荷载(无悬浮力)的1.1~1.2倍,最大值约为14 kPa。其随深度衰减较快,在1 m 深度时衰减值约为40%~50%。轨道梁梁端处动位移值较跨中大,最大值为0.066 mm。顶板竖向加速度、腹板横向加速度、腹板纵向加速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3种轨道梁在整体刚度上有所差异,但在不同梁型连接过渡时,对行车没有明显的影响。
推荐文章
中低速磁浮车辆车体结构研究
磁浮车辆
车体
结构
材料
强度
中低速磁浮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
中低速磁浮车辆
技术原理
特点
中低速磁浮车辆S形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磁浮车辆
S形曲线通过
动力学
数值仿真
车辆结构
中低速磁浮列车电气系统
磁浮列车
牵引系统
悬浮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低速磁浮交通低置线路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高速铁路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交通 低置线路 动力特性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11.8
字数 26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柏松 13 51 3.0 7.0
2 肖飞知 4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低速磁浮交通
低置线路
动力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速铁路技术
双月刊
1674-8247
51-173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62-124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