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分形方法在接触理论中的应用,利用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分形粗糙表面的接触机理,并提出了自仿射接触点的概念.该概念充分利用分形函数自仿射的优点,改善了传统分形接触理论中微凸体不满足分形特性的缺陷,去除了接触理论中微凸体相互作用无法考虑等假设.将自仿射概念应用于分形接触理论中,建立了新的接触模型.模型基于粗糙表面均为各向同性的无润滑表面且可以利用W-M函数模拟的假设,利用接触中接触点最大变形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对分形接触模型进行修正,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分形接触理论.与经典的统计及分形接触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W模型是一个弹性模型,较少考虑塑性接触,因此G-W模型在整体上会低估粗糙表面的接触压力;M-B模型利用单个余弦函数模拟微凸体,得到的最大接触变形量偏小,且微凸体尺寸分布函数的使用也不准确,M-B模型高估了接触压力;提出的基于自仿射接触点的分形接触模型利用自仿射接触点代替微凸体进行理论推导,能更准确地计算出接触压力;在相同的接触面积下,粗糙表面分形维数越大或分形特征尺度越小,接触压力越小.
推荐文章
接触点标准流程在急诊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接触点标准流程
急诊室
护士
培训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旅游企业品牌接触点管理研究 ——以同程网为例
在线旅游企业
品牌接触点
品牌接触点传播效果矩阵
同程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仿射接触点及其在分形接触理论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接触理论 数值模拟 分形 微凸体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H11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5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天宁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5 990 17.0 28.0
2 奚延辉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8 43 4.0 5.0
3 周安安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5 1.0 1.0
4 王小鹏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1 142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触理论
数值模拟
分形
微凸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