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可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给全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致密颗粒(dense granule)分泌的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参与调节纳虫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PV)及纳虫泡膜(parasitophorous vacuole membrane,PVM)的形成并能维持其结构稳定性,部分GRAs可参与宿主细胞的转录.近几年来,不断发现了多种新的GRA蛋白家族新成员,并随着对该家族成员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GRAs是研制抗弓形虫疫苗的候选分子之一.本文综述了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免疫原性研究的新进展,旨在为研究弓形虫致病机理和研发新的抗弓形虫疫苗提供思路.
推荐文章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研究进展
弓形虫
致密颗粒蛋白
免疫活性蛋白
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刚地弓形虫
Peroxiredoxin
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弓形虫棒状体颈部蛋白及棒状体蛋白研究的新进展
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病
棒状体颈部蛋白(RONs)
棒状体蛋白(ROPs)
分子疫苗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6(GRA6)的研究进展
弓形虫
致密颗粒蛋白6
入侵
诊断
疫苗研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原性研究的新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病 致密颗粒蛋白(GRAs) 纳虫泡 纳虫泡膜 分子疫苗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3-6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82.5
字数 4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5.07.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病
致密颗粒蛋白(GRAs)
纳虫泡
纳虫泡膜
分子疫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