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对野生型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Tü57进行传统物理和化学诱变,并获得一系列以阿维拉霉素A的含量为指标的正向突变体,再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将不同的正向突变体进行融合杂交,获得融合子.在筛选融合子的过程中,采用传统薄层色谱(TLC)和管碟法(二剂量法)结合进行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复筛的筛选策略.经过基因组改组,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R708,其在摇瓶实验中阿维拉霉素A产量达到0.208 g/L,比野生菌株提高了20倍.基因组改组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能提高子代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比传统诱变选育更快速有效.
推荐文章
随机诱变和基因组重排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
绿色产色链霉菌
阿维拉霉素
随机诱变
基因组重排
核糖体工程技术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
阿维拉霉素
核糖体工程
菌株选育
链霉素抗性
应用基因组改组选育耐糖L-乳酸高产菌株
基因组改组
鼠李糖乳杆菌
耐糖L-乳酸
采用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蛋白酶高产菌株
枯草芽孢杆菌
蛋白酶
基因组改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绿色产色链霉菌Tü57 阿维拉霉素 诱变 基因组改组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兴无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8 44 4.0 6.0
2 闫达中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12 5 1.0 2.0
3 李存治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6 4 1.0 2.0
4 毛灵琪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6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色产色链霉菌Tü57
阿维拉霉素
诱变
基因组改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