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中物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往往缺乏构成形象化的知识储备,因而不能有效并正确地认知物理知识的内涵和特征。笔者认为可以在对已知的知识概念掌握后,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把握高中物理教学的“有形”和“无形”,获取对高中物理知识的较全面认识,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推动学生物理学习的意义建构。
推荐文章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实验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格物致知"新论
格物致知
去蔽性
周遍性
迁移教学:格物致知
迁移综述
迁移类型
迁移因素
迁移方法
迁移效应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格物致知”精神的培养
“格物致知”
小学数学教学
科学精神
培养
儒家教育思想
小学阶段
教学工作
教学实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格物致知:如何把握高中物理教学的“有形”和“无形”
来源期刊 高考 学科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有形的知识 无形的知识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8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志祥 江苏省震泽中学物理组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中物理
有形的知识
无形的知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考
月刊
1673-6265
22-1372/G4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
12-24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