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甲午战争后至近代新学制确立之前,国内教育界一度掀起“以日为师”的热潮,尤其作为“群学之基”的师范教育,更在很大程度上移植于日本的兴学经验.在此背景下,首开近代师范教育先河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自然也难摆脱“日式经验”的覆盖.不同的是,南洋公学师范院的“日式经验”并非被动而得,而是创办者盛宣怀依靠中日两方人脉主动摄取的.同时,由于对师范教育本土性办学定位的考虑以及个人“西学观”的偏向,盛宣怀对“日式经验”在名、实之间作了相当程度的损益与调适,形成了本土色彩、日本元素、欧美背景混杂并存的状态.这也是整个清末教育转型期新旧杂糅、中西交汇的复杂反映.
推荐文章
师范教育刍议
师范教育
基础教育
改革
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转变
必要性
误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名、实之间的调适:从南洋公学师范院再探清末师范教育“以日为师”问题
来源期刊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学科
关键词 南洋公学师范院 日本元素 汲取 损益 盛宣怀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2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字数 16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端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室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洋公学师范院
日本元素
汲取
损益
盛宣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刊
978-7-208-06655-8
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