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原子层沉积(ALD)工艺在硅基底依次沉积氧化铝缓冲层薄膜和氧化铁催化薄膜,然后利用管式炉进行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WACVD)生长垂直碳纳米管阵列(VACNTs)。结果表明: ALD工艺制备的氧化铁薄膜经还原气氛热处理可形成碳纳米管阵列生长所需的纳米催化颗粒;氧化铁薄膜厚度与纳米催化颗粒大小以及生长出的碳纳米管阵列的结构密切相关。当氧化铁薄膜厚度为1.2 nm时,生长出的碳纳米管阵列管外径约为10 nm,管壁层数约为5层,阵列高度约为400?m。增大氧化铁薄膜的厚度,生长出的碳纳米管阵列外径和管壁数增加,阵列高度降低。实验还在硅基底侧面观察到了VACNTs,表明ALD工艺可在三维结构上制备催化薄膜用于生长VACNTs。
推荐文章
垂直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控制研究进展
垂直碳纳米管阵列
化学气相沉积
动力学
结构调控
应用模板法在硅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阵列
碳纳米管
硅基底
化学气相沉积
扫描电镜
导电活性碳层/碳纸基底上碳纳米管阵列的可控制备
碳纳米管阵列
化学气相沉积
催化剂前驱体预置
可控制备
工艺参数
单晶硅基表面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研究
碳纳米管
催化裂解法
单晶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子层沉积工艺制备催化薄膜厚度对生长碳纳米管阵列的影响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氧化铁 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垂直碳纳米管阵列 结构可控 三维样品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1-6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3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541/jim2015059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超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114 799 15.0 23.0
2 曹韫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14 85 6.0 9.0
3 李莹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41 285 11.0 15.0
4 闫璐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子层沉积
氧化铁
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垂直碳纳米管阵列
结构可控
三维样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