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先梳理“于”的历时演变,“于”大体沿着“动词〈介词〈词缀〈词内成分”的轨迹演变;然后讨论“X+于+O”结构中不同类型“V和“O”及其组配;接着从互信息值的计算、“X+于”词汇化机制(包括语义相关性、尝试组块策略和心理现实性、共现频率、重新分析)等角度讨论“X+于”的词汇化;最后讨论介词并入及其跨语言的共性,认为介词并入并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南太平洋群岛的Chamorro语、Bahasa印度尼西亚语、易洛魁族人的Tuscaror语等语言中都存在该现象.
推荐文章
"为"类介词的语用功能
'为'类介词
三个平面理论
语用功能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X+族”类新词
语言系统
语言模因论
“X+族”类新词
"为"类介词的语用功能
"为"类介词
三个平面理论
语用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词并入与“X+于”类结构的词汇化研究
来源期刊 长江学术 学科
关键词 “X+于” 介词并入 跨语言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汉语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15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耀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5 140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于”
介词并入
跨语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学术
季刊
1673-9221
42-1754/H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文学院
38-432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