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哈特和拉兹的法理论都属于描述性法理学,其基本立场是,一个成功的法理论与道德评价没有必然的关联.他们的基本进路是采取一种概念分析的方式,探究法律的基本性质.而这种探究又基于对法律实践之重要性面向的诠释,这种诠释是一种评价,但非道德评价;而是一种涉及元理论评价的间接评价.无论是描述性法理学的一般性主张还是道德评价中立性主张都面临理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根源于法理论本身是否对于实践参与者具有价值以及根据哲学诠释学的理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自我理解”.
推荐文章
法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法理学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解析法理学方法构建
解析法理学
解析
解析方法
法理学案例教学探索
卓越法律人才
法理学
案例教学法
独立学院法理学教学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
法理学
教学改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描述性法理学与法理论的建构——一个方法论的反思
来源期刊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学科
关键词 概念分析 描述性法理学 直接/间接评价法理论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6
页数 24页 分类号
字数 23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振 吉林大学法学院 44 131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概念分析
描述性法理学
直接/间接评价法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半年刊
978-7-5118-4652-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