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1m非定常风洞中开展了两机编队飞行试验研究。前机采用尾支撑转接垂直叶型支杆与坐标架连接,可以实现相对位置(纵向、侧向和垂向间距)的精确改变;后机通过尾支撑连接到风洞的主支撑机构上,可以实现迎角的变化。采用内式六分量应变天平测量后机的气动力受前机尾涡流影响的变化情况,对后机的绕流场进行了 PIV测量。试验中使用了2组模型,一组是简化的翼身组合体模型,另一组是翼身融合体飞翼布局模型。结果表明:当前机翼尖涡靠近后机翼面时,后机的升阻比变化较明显;当前机翼尖涡靠近后机翼尖时,后机可获得最大升阻比;前机迎角增大时,后机的升阻特性有较明显变化;当后机的迎角大于8°时,其升阻比基本不受前机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长机-僚机模式的无人机编队方法及飞行实验研究
小型无人机
双串口
地面控制系统
编队飞行
航天器编队飞行轨道构型研究
航天器
编队飞行
动力学
轨道构型
研究
无人机近距编队飞行建模与仿真
无人机
编队飞行
PI控制器
马蹄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编队飞行风洞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实验流体力学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编队飞行 翼尖涡 气动力 试验 多体干扰 尾涡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11.7
字数 28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9/syltlx201500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志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54 407 11.0 16.0
2 尹协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53 552 12.0 21.0
3 刘志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48 393 11.0 18.0
5 陶洋 28 110 7.0 8.0
8 耿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7 4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编队飞行
翼尖涡
气动力
试验
多体干扰
尾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流体力学
双月刊
1672-9897
11-5266/V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4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4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