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优化的多元醇制备工艺,以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CuCl2为控制剂,合成了超长的Ag纳米线.利用旋涂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制作了透明的Ag纳米线薄膜电极,系统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模压力对Ag纳米线电极透过率及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200℃、压力5 MPa时,Ag纳米线在保持光线透过率损失很小的条件下薄膜阻值由3200 Ω/□可优化至17 Ω/□.薄膜电极导电能力的提高主要源于在较高退火温度和压力双重作用下纳米线外层包裹的PVP层的去除,实现了纳米线交叉点互焊与互联.研究了未处理和预处理工艺对Ag纳米线电极上沉积的ZnO纳米棒的形貌和场发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预处理的透明电极表面沉积的ZnO呈有序棒状排列,而未处理的样品展现出无序形貌;场发射测量显示纳米线电极预处理方法可有效降低ZnO纳米棒开启场强.
推荐文章
不同长径比银纳米线/PEDOT:PSS复合透明电极的制备和研究
PEDOT:PSS
银纳米线
旋涂法
多元醇法
复合电极
碳纳米管填充金属Ag纳米线及其机理研究
碳纳米管
填充
Ag纳米线
形成机理
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快速制备Ag纳米线的研究
Ag纳米线
微波法
多元醇法
控制剂
生长机理
铜纳米线的合成、优化及其透明电极的应用
铜纳米线
透明电极
可控合成
后处理
光伏器件
电加热元件
柔性可穿戴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透明Ag纳米线电极的后处理优化及性能
来源期刊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银纳米线 透明电极 后处理优化 场发射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电子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9-704
页数 分类号 O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2/j.cnki.cjovst.2016.06.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太良 福州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 302 1102 15.0 21.0
2 叶晓云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62 5.0 7.0
3 魏朝晖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10 1.0 3.0
4 胡利勤 福州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 17 56 4.0 7.0
5 马立安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纳米线
透明电极
后处理优化
场发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月刊
1672-7126
11-5177/TB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9号楼614室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9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