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噪声暴露除会导致噪声性耳聋外,还会导致神经、血管、消化等多种系统的功能紊乱和精神障碍等。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为噪声防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对噪声的防护最有效和根本性的方法是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对于进入听觉系统的声音,一方面通过已被广泛接受的主动放大机制对信号放大后便于获得更好的听觉,然而未被认识到的是,听觉系统对噪声也存在主动的减噪和抑制机制。我们认为听觉器官通过特定的相关结构、机制,阻止噪声进入听觉系统,提高了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同时,对于阈值以上的足以引起听觉兴奋和信号传递的声音,主动降噪的机制将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和抑制,达到保护听觉的目的。咽鼓管、中耳肌肉、圆窗、卵圆窗等结构可能对能量衰减有不同的贡献。作者首次提出听觉器官是完美的消声减噪器的新理论假说,同时深入阐述了仿生主动降噪的听觉原理,通过对耳组织及其相关精细结构的生物力学分析,有可能利用仿生学原理建立主动减震降噪新方法,这种创新思维将有希望突破噪声防控理论瓶颈,对聋病的防治具有颠覆性和突破性意义。
推荐文章
车内噪声听觉时域掩蔽主动控制LMS算法
声学
人耳听觉
后掩蔽效应
主动噪声控制
Post-masking LMS
响度
浅谈主动降噪耳机技术
降噪耳机
主动降噪
被动降噪
仿生听觉技术在声目标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仿生技术
声特征
目标识别
公路隧道内主动降噪声源布置位置仿真模拟
公路隧道
主动降噪
有限元法
声压级
最优位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仿生主动降噪的听觉原理
来源期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 降噪 仿生 聋病防治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刊首专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8-7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64
字数 5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922.2016.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仕明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研究所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3 712 12.0 20.0
2 于宁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研究所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111 7.0 9.0
3 蒋晴晴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研究所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4)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
降噪
仿生
聋病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2-2922
11-4882/R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11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