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具有低导通电阻及高击穿临界场强等特点,在高压开关器件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但由于 SiC/SiO2具有较高的界面态密度,使得器件反型沟道电子迁移率过低,从而严重阻碍SiC器件的广泛应用。为有效地控制界面态,回顾了国内外对SiC/SiO2界面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分析界面态的形成机制,讨论近导带边界中高界面态的根本原因,为SiC器件工艺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推荐文章
掺氮碳化硅纳米管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碳化硅纳米管
掺氮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β-碳化硅/碳纳米管核壳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核壳结构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无压烧结碳化硅研究进展
碳化硅
无压烧结
烧结助剂
烧结温度
高性能碳化硅纤维研究进展
碳化硅纤维
纤维集合体
异性化处理
超高温陶瓷材料
先驱体制备法
活性炭纤维转化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碳化硅界面态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智能电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 SiC/SiO2界面 缺陷态密度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8-4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30
字数 3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71/j.2095-5944.sg.2016.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新 40 61 4.0 5.0
2 李玲 4 4 1.0 1.0
3 杨霏 14 36 3.0 5.0
4 潘艳 8 8 1.0 2.0
5 郑柳 4 3 1.0 1.0
6 温家良 7 11 2.0 3.0
7 王方方 1 1 1.0 1.0
8 徐向前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
SiC/SiO2界面
缺陷态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能电网
月刊
2095-5944
10-1140/TK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
82-910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