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徐变和收缩效应的计算问题,采用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的代数本构方程,并用内力分配的图解方式推导和求解了组合梁弯矩和轴力重分布的代数方程组。通过算例分析,获得了受徐变和收缩影响的组合梁截面内力、应力和应变随时间变化的力学特征,并利用重分布内力自相平衡的特点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由徐变和收缩引起的重分布内力均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变化速度随时间增加而递减;钢梁重分布弯矩显著,而混凝土板的重分布弯矩很小,若忽略该弯矩的影响可以使方程组独立求解,进一步简化计算;徐变和收缩引起的重分布内力都是自平衡内力,由此可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此方法得到的解可直接应用于工程的实用计算。
推荐文章
某V型墩连续刚构箱梁收缩徐变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
V型墩
连续刚构
有限元模型
收缩徐变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徐变应力重分布的研究
徐变
应力重分布
预应力混凝土
简支梁
几何非线性平面梁考虑收缩徐变的算法研究
混凝土平面梁
几何非线性
收缩徐变
微分法
实用算法
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面的徐变和应力重分布研究
组合结构
叠合板
徐变
弹性模量
应力重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合梁徐变和收缩应力重分布的代数本构方程求解
来源期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桥梁 组合梁 本构方程 凝土徐变 混凝土收缩 应力重分布 自相平衡 实用计算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4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398
字数 65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90/jheu.2015050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艳华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建工学院 12 52 3.0 7.0
2 周东华 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2 186 7.0 11.0
3 姚凯程 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2 49 4.0 6.0
4 韩春秀 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8 85 5.0 9.0
8 陈旭 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1 28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桥梁
组合梁
本构方程
凝土徐变
混凝土收缩
应力重分布
自相平衡
实用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月刊
1006-7043
23-1390/U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号楼
14-11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543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