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肝能滴丸(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方法 沉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以15%甘露醇为保护剂进行冻干,滴加二甲基硅油制备滴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药液温度、滴速、冷凝液温度、滴距为因素,正交试验法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含有量均匀度试验、粒径分析及形态观察,评价所得滴丸的稳定性.结果 最佳条件为PEG4000与PEG6000比例4∶5,药物与基质比例1∶9,药液温度90℃,滴速40滴/min,冷凝液温度4℃,滴距9 cm.肝能滴丸纳米混悬剂的含有量均匀度为7.04%,在90 d内粒径无明显变化,形态稳定.结论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化后,可有效改善肝能滴丸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夫西地酸纳米混悬剂原位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夫西地酸
纳米混悬剂
原位凝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阿立哌唑纳米混悬剂口溶膜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阿立哌唑
纳米混悬剂
口溶膜
反溶剂沉淀法
溶出速率
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伊曲康唑
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
依折麦布混悬剂的制备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依折麦布
固体分散体
混悬剂
三甲基壳聚糖
药物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能滴丸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混悬剂 肝能滴丸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 制备 优化 稳定性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8-19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48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6.09.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混悬剂
肝能滴丸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
制备
优化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