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营养教育对儿童零食行为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儿童不良零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11所小学二年级学生2 758名,于2015年4-7月开展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儿童经常食用的健康零食如水果类、面包蛋糕类、纯牛奶酸奶的比例上升(x2值分别为20.25,4.46,4.77,P值均<0.05),而非健康零食如果冻、饼干薯片类、油炸烧烤类以及碳酸饮料的食用比例明显下降(x2值分别为36.53,85.03,96.75,115.83,P值均<0.05).每天吃零食超过3次的不良零食行为有所改善(x2=5.44,P<0.05),健康零食行为如吃零食前洗手、吃零食后刷牙或漱口、每天喝奶类每天吃水果的比例有所上升(x2值分别为13.75,19.41,49.54,15.65,P值均<0.01).自购零食时考虑的合理因素如营养和卫生的比例明显上升,而不良的影响因素如好吃、赠送玩具/小礼物、包装以及电视广告的比例有所下降(x2值分别为53.58,91.70,14.18,20.91,13.12,4.26,P值均<0.05).结论 零食营养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不良零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