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客语“过”的动趋结构为研究对象,并运用Talmy (1985, 2000a, 2000b)对位移事件的分类,了解表达路径义的形式是动词还是卫星,初步定位客语为混合型框架语言[1] [2] [3]。在结构语义层面,本文整理“过”作为趋向动词和补语在动趋结构的语言表现;在跨方言比较层面,客语和华语“过”的语言表现十分相似,但值得注意的差异是客语动趋式允许添加中插成分,呈现动词和趋向补语间不紧密的关系。其次,客语次方言在动趋式之句法及其语义较为一致,主要差异在于词汇层次。
推荐文章
基于振动传感器网络的海洋平台动位移分析及位移状态评估研究
海洋平台
振动传感网络
加速度
动位移
位移状态评估
《过春天》:跨过绚烂青春之痛
《过春天》
青春片
身份认同
广告语篇双关语的语篇衔接功能探究
衔接功能
衔接力
双关语
广告语篇
中职校创客教育的实施途径探究
中职校
创客工作坊
创新创业
创客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究客语“过”动趋结构之位移事件
来源期刊 现代语言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客语 动趋结构 趋向动词 趋向补语 位移事件 跨方言比较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3
页数 9页 分类号 H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茜 政治大学语言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客语
动趋结构
趋向动词
趋向补语
位移事件
跨方言比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言学
双月刊
2330-170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