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动态跟踪并把握城市地下道路机动车排放特征,基于隧道实测法,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对上海市的延安东路越江隧道、翔殷路越江隧道、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内的CO,NOx浓度分布及相关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实测,并推算得到可反映中国城市地下道路车流综合平均CO,NOx污染物排放因子现状水平的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双洞单向下凹式城市地下道路,由外界产生的自然通风力的作用非常有限,而由机动车运动产生的交通通风力对隧道内污染物扩散和稀释起到了积极作用;坡度为—6%~6%条件下,下凹式城市地下道路混合车流CO,NOx综合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754±0.561)~(6.050±5.940),(0.121±0.022)~(0.818±0.755)g·km-1·veh-1,推算结果与世界道路协会2012年关于中国地区的研究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明显小于现行相关公路隧道规范的设计值.研究结果为中国城市地下道路通风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某城市地下道路斜井段地表沉降控制措施及效果
隧道工程
斜井段
地表沉降
控制措施
数值模拟
城市地下道路照明设计指标研究
城市地下道路
照明系统
设计参数
地下道路中的新型导光系统
地下道路井
石英光纤
LED灯
绿色环保
城市地下道路网络规划的研究与实践
地下空间
发展阶段
地下交通
道路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实测法的下凹式城市地下道路CO,NOx排放因子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公路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排放因子 隧道实测法 机动车排放 交通特征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交通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4
页数 9页 分类号 U491.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72.2017.09.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超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05 1516 21.0 35.0
2 李雁 9 51 5.0 7.0
3 李琼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0 30 3.0 5.0
5 胡秦镪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 7 1.0 2.0
6 邓奕雯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5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通工程
排放因子
隧道实测法
机动车排放
交通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公路学报
月刊
1001-7372
61-1313/U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52-19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1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7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