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稀燃与当量燃烧是点燃式重型天然气发动机的两种主要燃烧方式.其中,稀燃技术凭借高效清洁燃烧的优势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欧Ⅵ法规的逐渐推行,稀燃发动机必须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才能满足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相比之下,当量燃烧结合三效催化器可实现超低排放量并明显降低后处理成本,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阐述了上述两种燃烧方式各自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技术措施.结论认为:①稀燃发动机可通过拓展稀燃极限,在不加装NOx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满足欧Ⅴ排放法规要求,同时实现较高的热效率,但要进一步满足欧Ⅵ法规则必须加装SCR;②相比燃烧室及进气道结构的优化,采用局部分层或预燃室结构更有利于拓展稀燃极限并实现稳定燃烧,在相同Nq排放量水平下可以明显改善热效率,但过稀混合气区域的增加将导致未燃碳氢的排放量明显上升;③采用稀燃方式结合SCR满足欧Ⅵ排放法规时,还可采用少量废气再循环稀释进一步抑制原始NOx排放量,以获得更好的燃烧相位;④针对当量燃烧结合少量废气再循环的方式,采用米勒循环可有效提高热效率,但是,随着气门关闭时刻推迟或提前,即使有效压缩比保持不变或有所增加,燃烧速率仍降低,若气门关闭时刻推迟或提前较少,有效压缩比将提高,会导致传热损失及大负荷爆震倾向明显增加.
推荐文章
多点喷射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研究
多点喷射
天然气发动机
电控系统
天然气汽车发动机低NOx燃烧排放技术研究现状
汽车
天然气发动机
环境保护
燃烧
NOx
排放
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及其应用
汽车
天然气发动机
发动机燃料
技术
性能
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及其应用
汽车
天然气发动机
发动机燃料
技术
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点燃式重型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 稀燃 当量燃烧 热效率 排放法规 SCR 三效催化器 优化措施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集输与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7.10.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尧命发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3 1787 22.0 34.0
2 郑尊清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1 905 16.0 25.0
3 闫博文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8 2.0 2.0
4 覃玉峰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
稀燃
当量燃烧
热效率
排放法规
SCR
三效催化器
优化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